北大中东研究评论 | 第十八期:伊朗在非洲的战略考量
时间:2022-03-04 作者:
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卡塔尔国中东研究讲席项目于2022年1月28日发布第18期北京大学中东研究评论《伊朗在非洲的战略考量》(英文原题Iran and Africa: Why Tehran Will Boost its Ties with the Continent under the Raisi Administration),作者艾敏·纳伊尼(Amin Naeni)。
伊朗新当选总统易卜拉欣·莱希的就职典礼被保守派誉为“新伊朗”的到来。在前总统哈桑·鲁哈尼推动达成的伊核协议失败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权力中心表现出调整外交政策的意愿。尽管伊朗仍对恢复《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感兴趣,但莱希强调伊朗必须专注于挫败制裁,而不是试图通过政治谈判来解除制裁。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是加强伊朗与非西方国家的关系,而非洲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核心作用。莱希最近表示:“新一届政府将致力于激发伊朗与非洲国家的全部合作潜能。”为什么非洲对伊朗的抵抗叙事如此重要?非洲大陆是否像德黑兰认为的那样具有巨大潜力?
“抵抗轴心”
伊朗长期以来一直是中东地区的大国,而在伊斯兰共和政体下,伊朗逐渐成为“抵抗轴心”的一部分。这一概念源自基于“什叶派在历史上集体受难”的叙事话语。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作为“抵抗政府”,必须对“强权国家”做出威慑。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是这一战略的设计师,其目的是改变中东地区的现状。
伊朗将“抵抗”视为对抗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结构的制衡策略。他们认为现存结构是由美国建立和强加的,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生存构成了威胁。华盛顿在21世纪初对中东和中亚国家采取政权更迭政策,而伊朗被美国视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威胁,这促使德黑兰建立并加强“抵抗轴心”以构建战略纵深。
关注非洲
在将伊朗影响力扩大到中东以外地区的计划中,非洲被确立为主要目标之一。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的总统任期(2005—2013)是伊朗参与非洲事务的转折点,在此期间,德黑兰加深了与非洲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联系。
尽管伊朗的石油供应是艾哈迈迪内贾德手中最重要的筹码,但他同时也通过援建基础设施、设立公司和提供贷款在非洲国家推进其“南南合作”战略。这实际上是伊朗“抵抗”政策的一部分。在当时,艾哈迈迪内贾德是德黑兰权力中心的代表,拒绝接受西方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秩序,坚持通过以反威胁而非缓和的方式来化解威胁,“抵抗”政策就是具体表现。伊朗在几个非洲国家投资,但结果未能达到预期。随着伊朗与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伊朗经济因奥巴马政府实施的破坏性制裁而受到严重影响。因此,2013年鲁哈尼接替艾哈迈迪内贾德出任总统后,伊朗的外交政策发生转变,将重点放在与西方的对话上,以期破解伊核问题上的僵局。这符合伊朗温和派的传统立场,他们长期以来将自己描绘成与西方缓和局势的倡导者。
“世界不限于西方”
伊朗经常强调“世界不限于西方”(The world is not limited to the West)的口号。事实上,什叶派拒绝接受“霸权”施加的压力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主体叙事的重点之一。随着鲁哈尼政府达成的伊核协议宣告失败,越来越多的伊朗官员开始重申这个口号,其中甚至包括鲁哈尼政府时期的外交部长、在伊朗被认为是亲西方的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在莱希政府的领导下,德黑兰对建立和强化与非西方国家关系的兴趣有望增加。在其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当选总统莱希表示:“我所领导的政府的外交政策不会局限于《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我将考虑与世界进行广泛和平衡的互动。”
伊朗更广泛的保守派阵营认为,鲁哈尼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西方,而美国和欧洲一直在试图削弱伊斯兰共和国的力量。传统上,革命后的伊朗将扩大与非西方国家的关系视为一种平衡西方压力的手段。例如,德黑兰表现出明显的“向东看”地缘政治取向,努力加强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亚洲大国的关系,这已被伊朗领导层确定为应对西方压力的主要方式。然而,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非洲和拉丁美洲,也是伊朗通过将重点从西方转移到其他地区来增强其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有关战略的组成部分。
艾哈迈迪内贾德总统是这一战略的主要推动者,在其执政期间,伊朗与非洲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接触。他曾表示:“伊朗和非洲之间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将对改变现有国际关系秩序和地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他增设了伊朗在非洲国家的大使馆,并比以往任何一位伊朗总统更频繁地访问非洲大陆。连伊朗的汽车制造商都在非洲找到了出口产品的市场。当时,在西方对伊朗施加更大压力的情况下,非洲被德黑兰视为获取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机遇之地。同时,伊朗深化在非洲大陆的政治经济参与,也是为了避免国际社会在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中一致反对伊朗。
2012年,在与时任非洲联盟主席的贝宁总统的会晤中,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将非洲确定为伊朗地缘政治战略的一个关键方面,称“非洲大陆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政策主体框架的一部分”。然而,这在鲁哈尼政府时期发生了变化,其外交政策对非洲的关注度大大降低。伊朗新总统莱希则承诺将根据哈梅内伊的建议推动旨在挫败美国反对伊斯兰共和国计划的外交政策,这意味着非西方国家的重要性可能会在伊朗的外交政策中重新得到体现。与保守派阵营关系密切的德黑兰大学政治学教授福阿德·伊扎迪(Foad Izadi)表示,莱希政府会改变伊朗地缘政治方向的优先次序,称“莱希最优先的考虑将是改变鲁哈尼政府以同西方互动为基础的外交政策”。
规避制裁
在艾哈迈迪内贾德担任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2005—2009),伊朗利用油价暴涨的机会,成为非洲经济的参与者。伊朗在扩大自身对非洲大陆的影响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然而,奥巴马和特朗普政府实施的破坏性制裁改变了游戏规则,德黑兰的经济利益受到沙特和土耳其等地区对手的损害。
这促使伊朗决定投资知识型公司(被称为Danesh Bonyan),以规避制裁。这些公司通常是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商业化的私营机构,主要研究领域为医药、食品供应链优化、农业机械化和作物产量最大化。由于这些小企业属于私营部门,而且工作领域与人道主义物资有关,因此不太容易受到制裁。在过去的两年里,随着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欧盟不愿赔偿伊朗的经济损失,知识型公司在规避制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由于非洲在这些领域几乎是一个未开发的市场,许多非洲国家在医药、食品和农业方面依赖进口,所以伊朗拥有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通过满足非洲的需求而获利。
例如,2021年1月,伊朗创新和技术之家(Iran House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iHit)在肯尼亚开业,德黑兰还打算在2021年年底前在该国建立一个经济区。此外,2021年6月,伊朗生物技术产品出口办公室在乌干达开始运作。伊朗驻刚果民主共和国大使表示,刚果民主共和国作为非洲第二大国,将是德黑兰下一个重点合作的国家,他还邀请伊朗的初创企业和知识型公司到刚果民主共和国访问交流。德黑兰医科大学与位于加纳的非洲卫生发展中心签署协议,计划在医疗纳米技术领域进行合作。而伊朗贸易促进组织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办公室主任法尔扎德·皮尔坦(Farzad Piltan)在谈到用于支持对非洲出口的2亿欧元(2.35亿美元)赠款时表示,“我们计划在三年内将伊朗对非洲大陆的出口额扩大到11亿美元”。这些近期的事态发展清楚地表明,伊朗的非洲战略重回前台,伊朗正努力再度加强与非洲大陆的经济联系。
扩大抵抗的地理范围
伊朗认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之所以能成为地区大国,是因为他们实施了“抵抗政策”,因此他们需要将抵抗范围扩大到中东以外的地区。在过去20年里,伊朗一直在寻求拓展其在非洲的影响力,而在2020年1月伊斯兰革命卫队对外行动部门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遇袭身亡后,伊朗迫切希望建立更为广泛的抵抗轴心。在此背景下,伊斯兰革命卫队副总司令阿里·法达维(Ali Fadavi)将军表示,苏莱曼尼的遗产将得到继承和发扬,因为未来的抵抗地域将极大地扩大。与伊斯兰革命卫队关系密切的塔斯尼姆通讯社在苏莱曼尼去世后不久发表了一篇文章,强调如果圣城旅能够使非洲成为伊朗战略纵深的一部分,德黑兰将能够在非洲打击美国,因为华盛顿在非洲比在其他地区更加脆弱。
德黑兰在非洲扩大影响力的另一个目的是遏制其地区对手,包括以色列、沙特和土耳其,这些国家近年来在非洲大陆都很活跃。为此,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正寻求在非洲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中激发其意识形态潜力。德黑兰希望宗教,尤其是什叶派的世界观,能为其加强在整个非洲大陆的影响力提供机会。本着这种思路,伊朗将重点放在了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坦桑尼亚,这一努力可能会在莱希政府的领导下得到维持和加强。
此外,伊朗地缘政治取向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是选择影响那些人民或政府已经与西方存在文化对立的国家。非洲部分地区的反殖民主义情绪可以为伊朗与一些非洲国家达成共识铺平道路,进而扩大伊朗在该地区的作用。
在过去八年中,鲁哈尼政府寻求与西方和解的意愿与伊朗的“抵抗轴心”地区政策相冲突。现在,在莱希总统的领导下,抵抗战略作为德黑兰制衡西方霸权的主要工具,将获得包括政府在内的伊朗所有权力中心的全力支持。2021年7月,伊朗退休外交官阿米尔·穆萨维(Amir Mousavi)告诉麦亚丁电视台(Al-Mayadeen),“抵抗轴心将从莱希的选举胜利中充分受益。”
结论
莱希担任总统不会改变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例如与美国有节制的对抗,以及为了经济稳定而恢复伊核协议的意愿。然而,伊朗将加大力度转向非西方国家,非洲可能是这一计划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在德黑兰官员看来,扩大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是基于现实视角,有助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地区和全球对手面前捍卫自身利益。虽然美国在十年内两次在经济上针对伊朗,但莱希是一个忠于伊斯兰共和国权力核心的人,他担任伊朗总统将让德黑兰有机会从其希望的角度追求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事实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将现行国际秩序视作对其国家特性和合法性叙事的威胁,伊朗官员认为经略非洲将是德黑兰反抗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的一个机会。
在艾哈迈迪内贾德政府时期,伊朗推行了类似的非洲政策,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当时,非洲国家由于受到来自西方国家、沙特和阿联酋的压力,表现得不情愿扩大与伊朗的战略关系。这说明非洲对伊朗的真正潜力与德黑兰的设想之间存在着差距。尽管如此,莱希政府需要在其外交政策中强化非洲导向,以说服国际和国内受众相信伊朗有其他选择,尤其是对于伊朗民众而言。无论政策结果如何,这都凸显了“世界不限于西方”这一世界观的重要性。新政府的另一个机会是恢复伊核协议,莱希已经表明了他的倾向,德黑兰将不可避免地通过伊核谈判来减轻来自美国的压力,这将有利于新总统推行其对非政策。鲁哈尼有意通过伊核协议改善伊朗与西方的关系,而新政府的目的则是利用伊核协议加强与非西方国家的关系,以进一步保护自己免受西方的侵害。
说 明
本文译自美国中东研究所(Middle East Institute/MEI)2021年8月11日发布的文章《伊朗与非洲:为什么德黑兰将在莱希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非洲大陆的联系》(Iran and Africa: Why Tehran Will Boost its Ties with the Continent under the Raisi Administration),作者为艾敏·纳伊尼(Amin Naeni),译者为邓纬琳。译文根据文章内容添加了中文标题《伊朗在非洲的战略考量》。
作者简介
艾敏·纳伊尼(Amin Naeni)是德黑兰大学区域研究系(Department of Reg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Tehran)的项目研究员。
译者简介
邓纬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中东研究评论 第18期
伊朗在非洲的战略考量
艾敏·纳伊尼
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卡塔尔国中东研究讲席项目
2022年1月28日
电子邮件:pku_qcmes@vip.sina.com
Peking University Middle East Review: Issue 18
Iran and Africa: Why Tehran Will Boost its Ties with the Continent under the Raisi Administration
Amin Naeni
Center for Middle Eastern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CMES-PKU)
State of Qatar Chair Program in Middle Eastern Studies at Peking University (PKU-QCMES)
January 28, 2022
E-mail: pku_qcmes@vip.sina.com
评论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使用,侵权必究
编辑校对:徐 文
编辑排版:王艳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