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新闻

第二届“北京大学中东地区发展论坛”顺利举办

 

       11月3-4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语系、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北京大学中东地区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中东、西亚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深外交官、学者、企业界与媒体代表出席了此次论坛。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出席开幕式,并在会前会见与会嘉宾和学者代表。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右一)、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伊哈桑•布赫里法阁下(右二)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主持开幕式

 

      北京大学副校长龚旗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努力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回顾了北京大学中东区域研究相关学科的发展历史,强调北京大学将成为区域国别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北京大学副校长龚旗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李成文在致辞中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肯定了论坛在促进地区持久发展与稳定、推动“一带一路”的共建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他提出,中阿的合作过程,也是中国同中东国家在道路探索、治国理政方面加强沟通、互学互鉴的过程。

 

中国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李成文致辞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伊哈桑·布赫里法在致辞中分析了中东当前的复杂地缘局势与面临的多重挑战,中东地区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崛起,要加强民族团结和文化积淀,开放对话,利用共同的文化基础来反对极端势力、解决民族冲突。同时他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阿拉伯国家的倡议与发展战略是契合一致的,他相信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实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的繁荣。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伊哈桑·布赫里法阁下致辞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杨福昌在主旨发言中主要谈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关系,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些国家的反响。他回顾了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历史,指出 “一带一路”倡议符合中阿各方的长期发展利益,并指出中阿友好关系进入了新时期,各方应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下,共同推动和平稳定与发展,实现各自梦想。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杨福昌做主旨发言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中东事务高级主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国际事务学院教授弗林特·莱弗瑞特在主旨发言中分析了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并肯定了中国经济优先的发展议程,也指出了这一战略所面临的挑战。他表示,美国在中东的持续影响和中东国家的权力更替影响着地区的和平稳定,中国想要本地区采取双赢战略将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他期待着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中东事务高级主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国际事务学院教授弗林特·莱弗瑞特做主旨发言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围绕“叙利亚、伊拉克重建与难民问题”“中国与海湾国家友好合作”“巴以问题与中东地区发展”“‘一带一路’与中国和伊朗、土耳其友好合作”“中东地区能源、金融与投资”“‘一带一路’与中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六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第二届“北京大学中东地区发展论坛”与会嘉宾合影

 

       11月3日下午首场分议题讨论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教授主持,以“叙利亚、伊拉克重建与难民问题”为议题。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前驻巴林、约旦、伊朗大使王世杰首先发言,他表示,地区重建与难民重返家园是一项艰巨任务,世界应对此保持信心并伸出援手。此后,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高级副总裁、中东研究项目主任、布热津斯基国际安全与地缘战略讲席教授约翰·奥特曼博士发言并指出叙利亚难民问题的现状并未好转,而是在不断恶化。同时他认为,特朗普政府的一切中东政策都是在为降低伊朗的区域影响服务,美国至今不愿对难民回归或叙利亚重建进行任何投资,原因在于此举对无助于伊朗的边缘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牛新春指出,重建的首要条件是政治和解,但目前美俄等国间的博弈并不未给和解创造充足条件。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王林聪表示,就目前形势看,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裹足不前,仍需长期博弈,恢复与重建也将具有长期化的特征。

 

“叙利亚、伊拉克重建与难民问题”分论坛现场

 

       11月3日下午第二场分议题为“中国与海湾国家友好合作”,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教授主持。德黑兰大学世界研究院前院长穆罕默德·马兰迪首先发言并指出,美国从未在叙利亚开展重建,而只是以重建之名行解构之实。在与海湾国家的关系上,美国寻求的仅仅是对抗伊朗,而中国却有能力发挥建设性作用,“一带一路”成果便是最佳例证。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沙宗平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伊朗伊斯兰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并认为,中伊文化交往重点是人心相通,文化交流是经济联系的基础。随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三局副局长张建卫重点讲述了他本人对中海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与海湾国家间基于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互信在不断增强,基于互利共赢的合作也在不断地取得成果。阿联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伊卜提萨姆·凯特比指出,中国与海湾国家的合作领域十分广阔,双方应顶住贸易战的压力,通过经济全球化与多边贸易的发展,来共同营造更为宽松包容的多元化贸易环境,最终实现共赢。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一虹主要围绕谢赫·扎伊德思想做了阐述,并重点关注了其思想内涵的跨文化价值与意义。

 

“中国与海湾国家友好合作”分论坛现场

 

      11月4日上午的第三场分议题由伊卜提萨姆·凯特比博士主持,主题为“巴以问题与中东地区发展”。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前驻沙特、埃及大使吴思科首先发言,他强调了巴以问题的重要性和核心性,并表示坚信巴以问题可以通过谈判方式解决。他对今年巴以局势不断恶化的表示担忧并认为应该在两国方案和联合国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解决巴以问题,比如习主席以发展促和平的思路。接着,华盛顿美国大学教授埃德蒙·加里卜在发言中回顾了巴以冲突的历史起源以及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他指出,美国在过去一年的做法非常激进,表明了美当局解决巴以问题的急切愿望,然而其非中立的立场实际上导致了更多冲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田文林解释了近代中东国家陷入发展困境的五个原因:安全问题、道路和制度问题、国家能力、依附性的发展战略和缺乏创新的传统影响。最后,新华通讯社国际部高级记者辛俭强发言,他赞同吴思科大使对今年巴以形势的判断,梳理了今年巴以问题的困难,但也强调今年中国一系列的重要外交行动给中东局势和巴以局势带来了积极信号。他指出我们要重视中国以发展促和平的解决思路,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展开更多合作。

 

“巴以问题与中东地区发展”分论坛现场

 

      11月4日上午的第四场分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瑾主持,以“‘一带一路’与中国和伊朗、土耳其友好合作”为议题。首先,中国前驻土耳其大使姚匡乙做了主题为“土耳其对外政策调整和中东关系的新发展”的发言。他指出了土耳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变化,即与欧美趋远,与中俄趋近,外交重点移向中东,并介绍了中土围绕“一个指导机制,两个合作重点,三个新型领域”的合作机制。此后,土耳其外交部战略研究中心(SAM)主任乌福克·乌鲁塔斯发言,以近几个月竣工的数条能源和交通运输线路为例,解释了土耳其对于建设连接欧亚的交通运输线路的愿景,并指出了土耳其基建的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一致性和互补性,认为土中两国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更多合作。最后,伊朗中东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凯汗·巴尔兹扎尔发言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强化中东地区的多边主义、给中东各国带来经济发展和和平安全,也能给伊朗带来发展机会,加强伊朗与中、俄、印、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多边合作,促进伊朗国内经济发展,提升伊朗国际政治影响。

 

“‘一带一路’与中国和伊朗、土耳其友好合作”分论坛现场

 

       11月4日下午的第五场分议题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副教授吴冰冰主持,以“中东地区能源、金融与投资”为议题。北美阿拉伯银行家协会前主席哈尼·冯德克利博士首先发言并表示,阿拉伯国家经济亟待转型,但其税收结构特殊、人口众多增速快,发展的潜力与压力并存。随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际部处长刘立群介绍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石化提出的“4322”的合作构想,即“打造4大业务链条,构建3大战略合作区,做强2大贸易平台,打造2个创新中心”,利用中阿经济的互补性和由来以久的传统友谊等优势,发展在中东地区的互利合作,并表达了对中阿文化交流的期待。最后,弗林特·莱弗瑞特教授发言,从地缘政治角度解说了美如何凭借军事实力的保障,通过利用国际石油贸易的美元结算体系,使得美元长期与石油挂钩,进而将其在能源和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从中东扩展到世界但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新的发展可能,如果中国希望在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中拥有真正的多元性,那么势必要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上继续作出努力。

 

“中东地区能源、金融与投资”分论坛现场

 

       11月4日下午的第六场分议题由付志明教授主持,以“‘一带一路’与中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议题。中国前驻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巴勒斯坦、埃及、黎巴嫩大使安惠侯首先发言,认为中阿之间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一带一路”倡议适应了阿拉伯国家发展与世界经济大发展的需要,如今已覆盖各个领域,取得良好的成果。北京大学区域和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昝涛在发言中以土耳其为对象,系统阐述了中土两国在交通和能源领域的深厚合作基础,并建设性地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他认为,中土双方应通过加深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切实推动当地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使当地的民众有真正的获得感。人民日报主任记者杨俊在发言中结合在开罗与叙利亚工作的切身经历,指出了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与中东对基础设施的刚性需求,并从技术能力、经济能力与外交政策等多方面分析了中国能够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承担的角色。他表示,中国有技术与经济能力,也有意愿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发展。

 

“‘一带一路’与中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分论坛现场

 

      闭幕式上,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对论坛做总结发言。他表示,中东对于地区乃至全球的重要影响有目共睹,各种新老问题的交织,这需要我们更新思想观念,在对话中谋求政治解决。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论坛上得以充分讨论,更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大使对本次论坛作总结

 

      继2017年1月首届论坛圆满召开后,“北京大学中东地区发展论坛”已成为中国与中东及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和高端学者间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化对话平台,后续仍将继续努力构建沟通与对话渠道。

 

 

文/赵歆苑 李羽睿 曹雨婷 倪彦俊 钱曾一 朱家羲

图/程智超